1 轨头塑性变形和磨耗
钢轨塑性变形与接触应力成正比,与钢轨的硬度成反比。当接触应力接近钢轨的剪切屈服极限时,接触面开始塑性变形,当接触应力达到4倍剪切屈服极限时,接触面出现连续积累的塑性变形,使轨头压宽或辗边,出现压溃,同时使轨顶表面金属加工硬化,硬度提高,在表面出现疲劳裂纹,导致薄片状剥离,这也是接触应力作用的表面疲劳磨耗。
2 轨面剥离掉块
受接触应力引起的接触剪应力作用时,塑性流动变形层较深,表面疲劳裂纹沿流变方向倾斜向下发展,当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大于磨耗时,在接触应力较大的轨顶内侧小圆弧处出现鱼鳞状剥离裂纹,剥离裂纹深度与塑性变形对应,在小半径曲线外轨处,一般可达2mm以上。在曲线外轨轮轨的黏着蠕滑作用下,促进了裂纹发展,前后鱼鳞裂纹贯通而出现掉块,由于轨道不平顺,增加了轮轨冲击力,加速了裂纹发展,如果钢中有非金属夹杂,更加快裂纹的萌生和发展。
3 钢轨的核伤
核伤是起源于轨头踏面下5--12mm范围内的内部疲劳裂纹,在这范围内是接触剪应力特别大的分布区域,如果在这范围内存在氧化物夹杂物,就会形成条状疲劳裂纹。横向疲劳裂纹发展到较大尺寸后,在车轮动荷载作用下又可能发展横向裂纹。